高中毕业生赴名校游玩赏景攻略

时间:2021-03-31 16:17:33 毕业游 我要投稿

高中毕业生赴名校游玩赏景攻略

  高考早已结束,志愿填好了,就等录取结果了,与其在家里焦虑不安地等待结果,不如背上行囊到国内知名院校走一走。作为国内高校的翘楚,清华、北大早已成为全国各地游客“高校游”的首选,每天入校参观者多达上万人。有的三五成群的学生自发性的组织提前往感应感染学校的氛围;也有的是家长带着孩子,“从娃娃抓起”进行文化熏陶。一些学校因为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也吸引了不少已经工作的年轻人前往,这就是高校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毕业生赴名校游玩赏景攻略

  一、清华大学

  荷塘月色,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的荷塘

  水木清华,不仅是学子们向往的最高学府,也是一座著名的景观之园,这里有无尽的风华供人们细细品读。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明朝时这里曾经是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

  去清华,必须寻访的一处景点就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近春园。清华有两处荷塘,朱自清先生到底是在哪片荷塘徘徊,已经不可考。但我们要欣赏的也许并不是荷塘本身,而是朱先生当时有如荷塘月色一般的心境。“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仍要为世事兜兜转转,只得在无边月色下透口气享受片刻的自由与宁静,虽然是文人的直抒胸臆,还是能感觉到那份属于清华人的清醒与冷静。

  校游攻略:可从西校门坐校内的公共汽车,泊车场下,北行至近春园、清华园和年夜礼堂区,返至二校门,再坐车一路浏览风光,经主楼,到藏书楼区、理学院,最后回到西校门。若时间充裕,不妨住一晚,傍晚到近春园吹吹晚风,第二天早起在理学院区转转,然后校内公汽到东部的中央主楼区,从主校门出清华,最后游览清华科技园。

  Tips

  美食:清华大学校园食堂很多,有学生食堂有教师餐厅,每家都有一样或多样的特色,定期会有新菜推出,吃在清华,乐在美食。

  交通:乘坐特4、特6、运通205、运通105、319、717、801、814等到清华西门站下;运通110、333、913、628、355、438等到清华园站下。

  二、北京大学

  特立独行,“一塔湖图”

“一塔湖图”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这里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出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据说北大学子就是毕了业,走到天涯海角,也改不了“特立独行”——不迷信权威、舍我其谁的劲头。今年暑假期间北大校园才开放,供游客参观。

  “一塔湖图”(谐音:一塌糊涂)是对校园内三个著名地点的概括,即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未名湖是北大的魂灵,声名在外。据说,当时为此湖取名时,提出了很多参选名称,都不令人满意,最后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锤定音,直接以“未名”称之。空旷的未名湖,正体现了知识分子追求的心境:淡泊名利,宽容无争。不管是绕湖漫步,还是拿本小说在此静读,都能让你静享这里厚重的文化韵味。未名湖南岸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是藏书仅次于国家图书馆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校游攻略:从北大西门进入,可去看看“校友桥”的美景,盛夏时节宛若江南园林。沿着桥下的水流向南到达勺园,也可去逛逛。北大红楼不可错过,参观免费但不免票。

  Tips

  美食:北大附近食文化极其丰富。鸡翅是这里的传统小吃,在西门外,很多学生偏爱老丁的,位置在畅春新园北侧。

  交通:地铁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下,有多路公交车到中关园北站下。

  三、厦门大学

  “穿西装,戴斗笠”的校园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正大门与南普陀寺景区大门紧邻,另一边是美丽的海滨沙滩与胡里山炮台,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这里的旧建筑中西合璧,被喻为“穿西装,戴斗笠”。正门不远处即是芙蓉湖,湖南台翻拍《一起去看流星雨》很多画面在此取景。夏天正是凤凰花盛开的时节,红花簇簇,如火焰一般,给人以生机、热烈、温暖的感觉。

  厦大芙蓉隧道不容错过,被称为中国最文艺的隧道,也是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隧道西起厦大校区芙蓉园学生食堂,沿途穿越狮山,东至厦大学生公寓门口。

  校游攻略:第一次到厦大游览,最好从接近南普陀寺的阿谁门进来,由西往东在厦年夜校园里走一遍。一进门远远就能看到嘉庚主楼群,厦门大学的地标之一,据说中间那栋高耸的有21层,代表21世纪。

  Tips

  美食:学校附近的亚尖大排档不容错过,这里的招牌菜之一海苔角,一口咬下去“鲜甜多汁”,吃完后满嘴的海苔味;另外,乌糖沙茶面是去厦门必吃的小吃。

  交通:公交1路、15路、18路、20路、29路、45路到厦大站下车均可到达。

  四、复旦大学

  平民化的“江南第一学府”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