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户外旅游防护常识

时间:2020-08-27 13:56:31 旅游常识 我要投稿

夏季户外旅游防护常识

  夏季室外温度高,户外旅行者中暑的危险性很大,所有夏季户外运动最好结伴而行,急救箱里面准备一下防暑解暑的药品,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户外急救常识:

夏季户外旅游防护常识

  1 防晒

  夏季进行海岸线穿越或者是登山,阳光相当强烈,务必要注意防晒。一般来说,队伍在早晨出发,到达出发地点已经是将近中午,队伍前进时间不长,已经是正午时分。这个时候的气温最高,骄阳似火,阳光中的紫外线特别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造成1~2度的灼伤,并会发生中暑现象。紫外线还可以透过皮肤、骨骼,辐射到脑膜、视网膜,使大脑和眼球受到损伤。

  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 饮水

  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但如果饮水方式不对,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很多饮料广告中的模特,在运动中或休息时,往往拿起一瓶饮料一饮而尽,看起来很解渴,实际上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

  应对措施: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一般来说,周边夏季一天的活动(5-8个小时),至少需要2-3升以上的饮用水,高温情况下甚至需要6升水。建议携带量:600毫升的瓶装水4支以上,550毫升的运动饮料(葡萄适或佳的乐)1支以上,榨菜50克。也可以自己调配运动饮料,配方:绿茶或红茶若干(袋装的2小包)、果珍等水果味粉状冲饮料若干、葡萄糖若干、食用盐少许(可选项,医用的生理盐最佳)。

  3 热病(热衰竭、中暑)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发生热病,热病轻微的为热衰竭,严重的就是热中风(也就是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人的身体为了降低体温,皮肤的血管会膨胀,而且会因大量排汗而导致失水现象的发生,循环到脑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会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结果会发生以下症状:脉搏加快、皮肤湿冷、眩晕、虚弱、恶心,这就是热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降温,体内的温度进一步积累而使身体的关键器官温度上升到危险的地步,就会出现紧急症状:脉搏极快、虚弱、头疼、心理状态改变(意识模糊或是无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肤热烫而泛潮红,这说明已经发生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应对措施: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行军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行军途中要注意节奏,一次行走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30分钟左右休息一次,根据具体情况休息5至15分钟,以免脉搏过快、体温过高和大量出汗引发中暑。另外,一路上必须要注意补充水、盐份和电解质,带齐防暑药品。

  如果肌肉发生抽筋,马上找地方休息,在抽筋的部位按摩,慢慢地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舒缓伸展开来,最重要的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当出现热衰竭以后,必须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当出现热中风(中暑)现象,必须马上处理。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模糊而无法合作,必须把患者扶到阴凉的地方,采用蒸汽冷却法,把水均匀地洒到患者的身上、头上,并不断吹风,(最好有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头上、身上降温)。等到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体温,就不必再降温了。不过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因为体温有可能会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实施降温。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没有问题,可以给患者喝冰凉的流质物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热衰竭患者,经过处理恢复正常以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后续的活动。严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复的很好,建议找人陪伴让患者退出活动。

  4 热伤风

  夏季在高温下运动,人体内部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遇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经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导致生病,通常会发生“热伤风”,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应对措施:

  夏季行军途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经海边,千万不能贪图一时凉快而立即跳下去洗凉水澡。即使活动结束,到达目的地以后,也要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洗凉水澡。活动结束以后,如果大家返程的车辆是空调车或者在空调房里,务必不能打开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是打开车窗户用自然风降温,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开空调。

  5 冷饮

  夏季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有冰镇饮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动中或者是活动结束以后,不能马上大量吃冷饮。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应对措施:

  少量摄入冷饮对降温有利,但不能过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家出发前带的冰冻饮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饮用。活动结束以后,要等身体温度大幅度降下来以后,才喝冰冻的饮料或啤酒等。

  6 衣服

  夏季户外运动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很多人到达目的地以后,往往任凭衣服湿着,企图靠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烤干。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应对措施: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很容易引发疾病。

  为方便汗水挥发和散热,去户外活动的外衣最好买化纤成分的快干服装,最佳的是快干并防紫外线的衣服,裤腿最好可以拆卸下来。

  PS:野外防蛇技巧

  1、穿着:去户外运动探险要穿场衣裤、穿皮靴、戴帽子。

  2、带登山杖或拿根树枝,在过树丛草丛时用其探路,千万不可用手直接伸入洞穴等隐蔽的地方。在草丛、灌木林等地行走时,把雄黄粉和大蒜搅在一起,用纱布包起来,挂在腰上或者绑在鞋上,可以驱蛇;此外还可以用风油精驱蛇。

  3、扎营时,我们要把周围的环境看好,选好营地不要将营地建在有可能有蛇鼠洞的地方,还要把周围杂草除干净以免蛇藏身其中,建好营地后要在其周围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在营地周围撒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或浸泡的烟叶,蛇闻到这些气味就不敢靠近了。

  4、注意卫生,以免引来蚂蚁、蜥蜴,不要烧鱼骨头,导致引来蛇。

  5、遇到蛇时不要惊慌,要绕开它行走,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蛇一般不主动进行攻击,只有在受惊吓的时候才发起攻击,如果发现蛇跟着你时,你要向坡上跑,左右弯曲的路线泡,切忌向坡下跑,如若甩不掉,被追上,要打蛇的后脑。如在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等地遇到蛇,可用衣物敢走蛇。

  蛇毒的分辨

  1、判断蛇是否毒蛇,从牙痕上判断,一般情况下为两个牙痕是有毒的蛇。

  2、毒蛇性毒蛇症状: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无力,流口水,恶心等。

  3、出血性蛇毒症状:伤口灼痛,肿胀,伤口周围有水泡,紫斑,淤斑,抽筋等。

  被蛇咬后的处理方式

  1、不要惊慌,将伤口处尽量放低,不要运动,以免蛇毒扩散加速。

  2、在伤口上方5—10厘米用布带处扎紧,把伤口切成十字形,将伤口用净水/盐水/肥皂水/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清洗干净后,服用蛇药后3—4个小时内,每隔10分钟左右,将布带放松2—3分钟。

  3、可以用双手挤压或拔火罐的方式吸出毒

  贴士:如果没有正式的火罐,可用玻璃瓶、陶瓷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点火入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毒液,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

  4、用嘴巴吸出毒液,在此之前要用4—5层纱布覆盖住伤口,重要的是嘴巴不能有伤口以免感染毒。

【夏季户外旅游防护常识】相关文章:

夏季户外旅游的细节10-26

夏季旅游出行小常识09-18

夏季溯溪户外活动基本常识11-11

夏季中暑症状及防护措施08-17

夏季旅游注意事项-夏季旅游攻略10-09

夏季旅游不得不知的小常识推荐12-05

夏季小儿腹泻的家庭防护知识08-21

夏季户外登山注意什么10-08

夏季户外钓鱼技巧方法08-18

夏季安全常识儿歌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