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发展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0-09-01 08:57:03 旅游攻略 我要投稿

青白江区发展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从工业旅游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工业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青白江区开展工业旅游的条件与优势,提出了青白江区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工业旅游,现状,对策

  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由最初的汽车行业波及到其他工业领域,逐步深化为工业旅游,现已逐步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青白江区是国家“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主要以冶金、建材、机械、化工为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到GDP的70%以上,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有利于经济转型和地区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工业旅游是指工业企业以工厂风貌、建筑环境、设施设备、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等工业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从而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旅游形式。工业旅游的本质是一种集观光、主题、参与、体验于一体的特种旅游产品,也是一种将工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专项旅游活动。

  (二)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将工业旅游业称之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随着发端于英国的工业考古学的流行,工业旅游慢慢发展起来。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相当成熟,一些企业的工业旅游生意非常红火。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已640多家工业企业接待游客,开展旅游业务。美国现代工业及其国际性企业的旅游开发也很有代表性,如在汽车制造、钢铁制造、集装箱运输与石油炼化等领域[1]。德国已经形成了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和区域性一体化模式等四种完善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2]。国外的工业旅游是在工业比较发达,传统工业面临消失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就表现为以工业历史遗迹遗址为吸引物的景点较多,带有怀旧情绪的老年人是主要市场之一。

  (三)国内工业旅游发展现状。我国工业旅游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前景非常看好,一些有远见的大企业陆续启动了工业旅游项目。四川长虹集团公司率先利用其电器生产流水线,开发了工业旅游产品。随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大型工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等,也纷纷加入到工业旅游的行列。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工农业旅游项目。2004年,国家旅游局对103家工业企业授予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并通过《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对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各个方面做出详尽的规定,对工业旅游实施规范管理[2]。我国工业发展历史短,大型工业企业有较多接待官方和业界人士的经验,其特点就表现为工业旅游多在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开展,市场以业内人士为主。

  二、发展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工业企业全面发展。发展工业旅游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不仅拉近了工业企业与普通消费者的距离,加强了企业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而且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和产品形象,促使企业转变观念、提升管理水平[3]。并且有助于推广优势企业的管理经验,这对改变我国目前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二)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工业旅游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使得单一的旅游项目向多元化发展,形成旅游项目的优势互补。工业旅游作为全新的旅游项目,还带动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增加目的地客源,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别地区旅游资源不足的压力[3]。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旅游产业是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而产生的,是由属于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属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结合而催生的新兴业态。发展工业旅游,将第三产业引入第二产业的发展中,既可促进工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又可实现价值链向两端的延伸,优化地方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还可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提供新的机遇。

  三、工业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规模偏小。工业旅游在我国开展时间仅仅十几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旅游总体起步较晚,工业旅游景点、企业博物馆普遍年轻。与欧美发达国家30%以上企业开放工业旅游相比,我国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4],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发挥经济带动作用和扩散效应。

  2.推广意识不够。由于在目标市场的定位上的局限性,现阶段的工业旅游普遍都是侧重于企业或政府之间的参观与交流,多属商务旅游或公务旅游的性质,对大众客源市场重视不足,开发力度不够[5]。工业旅游作为一种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第一阶段——介绍期的新旅游形态,企业对于自身工业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意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旅游的发展。

  3.产品类型单一。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工业旅游产品的内容为参观生产过程,游客的参与性不强,积极主动性也未被调动起来,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而单一的内容也直接造成了旅游者在景点逗留时间太短,无法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从而也更不可能引起旅游者再次消费的需求。

  4.市场化程度低。工业旅游景点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工业旅游仅仅被看作企业一项业务而不是一种新兴业态,所谓的旅游活动尚停留在企业后勤服务阶段,既没有体现市场的需求,也没有体现客户群体的需要。并且受政企不分等原因的影响,对工业企业进行考察、指导、参观等活动,被制度化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而许多企业开展的工业旅游就是建立在这种传统接待体系上,工业旅游的产业化水平提升和市场化程度深化都受到严重制约。

  四、青白江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

  (一)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青白江区已聚集了一批带动性大、关联性强的知名企业,特别是拥有全市首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工业企业攀成钢钒公司,玻纤行业世界第一的巨石集团成都公司,全国重型汽车产销量第一的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综合玻璃生产企业台玻成都公司,全国最大的铁路风电轴承生产企业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全国特大型化工企业川化集团,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重型装备企业成都天保重装股份有限公司,全省唯一的抗震节能房屋研发生产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基本形成领先西部、辐射全国的新型材料、新能源设备制造、新型住宅研发生产、商用车制造、精细化工等五大新兴产业基地。

  (二)旅游资源丰富。青白江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存留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迹遗存,与广汉三星堆文化和成都金沙文化两大古蜀文明之源一脉相承。既有成都范围内集中分布的汉墓群、三国旱八阵图古遗址和文庙、武庙等古建筑,又有佛像精美的明教寺觉皇殿、川北最大的清真古寺、全省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最高学府绣川书院和省级文保单位家珍专祠等。拥有按4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福洪乡客家杏花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山地休闲运动之乡”之称的人和乡,已成功举办樱花文化节、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金秋菊花节、杏花节等近20次重大节会(赛事)活动,年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

  (三)配套设施完善。区内交通四通八达、布局合理,成南、成绵高速公路和国道108线三条国道主干线及省道唐巴路穿境而过,成青免费快速通道、货运—北新干线等多条入城通道15分钟可直达中心城区;出川四条国家干线铁路有三条(成渝、宝成、达成)经过青白江,有5个铁路车站,5条铁路专用线。建有专用工业供水渠、生活供水渠;变电站11座、在建变电站1座,其中500KV变电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枢纽变电站之一;拥有川东南、川西北两条天然气输气干线,配气站10座,日供气量1550万立方米,是成都市最大的天然气输配中心和重要的能源供给基地。

  (四)生态环境良好。2006年以来,青白江区委、区政府旗帜鲜明地把“生态立区”放在全区发展战略首位,累计投资30余亿元全力构建以“绿肾”、“绿肺”、“绿屏”、“绿廊”、“绿墙”为珠、串、面的绿道体系,规划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绿廊,全面启动了龙泉山脉(青白江段)植被恢复工程,建成凤凰湖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引入30余万株大树进城。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增至46.11%,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33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5.1%,“森林长在城市中,城市建在森林里”的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形成。

  五、青白江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

  (一)依托老厂房建设“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川化、攀成钢等企业废旧厂房进行改造修缮,通过“变废为宝”,建设工业遗产博物馆,陈列展示我国化工、冶金两大支柱型产业的发展史。建立工业遗产评估系统,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编制遗址保护开发规划,登记备案工业遗产,申报列入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全力建设全国性工业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二)依托生态资源建设“工业主题公园”。以“低碳循环”为主题,通过利用工业废弃物,运用艺术手法和高科技手段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标志性景观,建成一座集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城市精神和市民休闲于一体的主题特色公园,用工业符号诠释青白江五十年发展轨迹,力争申报为国家级工业旅游基地。

  (三)依托工业基础举办“工业产品博览会”。立足青白江区载货汽车、重装制造、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的“两个高端”,分年度举办“青白江工业产品博览会”,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专家参与,打造技术领域最强、最贴近市场的领先博览活动,在推动辖区企业整体发展的同时,借势亚洲最大的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和物流园区,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前沿、顶端的市场和技术服务,达到招大引强、拓展市场和扩大影响等多重目的。

  (四)依托旅游资源构筑“大旅游发展格局”。抢抓国家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机遇,以“生态优美、创业宜居、品质生活、运动健康、平安和谐”成都北部成德绵经济走廊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整合三次产业的资源,对旅游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强化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做强旅游产业。立足生态、工业、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构筑“都市型休闲旅游+工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三大基地为特色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有机串联、合理布局,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一个既独具魅力、又个性张扬的现代化新城。

  参考文献

  1 工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分析[ER/OL].http://www.soochina.cn/arficlc/

  2 倪羽,重庆市工业旅游供求分析,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厦门大学学报,General No. 160,No.6 2003。

  4 杨振,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 邱艳庭、王桂霞,浅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战略及开发模式,地方经济,2007年,第32期。

【青白江区发展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对策】相关文章:

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07-08

长沙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09-25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07-11

教育培训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的思考论文01-03

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08-10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解析11-11

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08-08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11-12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