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茶文化旅游节26日开幕

时间:2020-08-28 13:16:18 旅游资讯 我要投稿

2017上海茶文化旅游节26日开幕

  本月26日至28日,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走进茶的世界,爱上茶的味道。记者昨日从静安区旅游局了解到,本月26日至28日,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届时,市民可前来品读茶文化。

  本次茶文化旅游节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汇集来自日本、斯里兰卡、厄瓜多尔等5个国家,及来自浙江、贵州、福建、安徽、上海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产茶区的2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各地新茶、名茶,并且将首次引入大宁、闵莘、丰庄、天山等五个大型茶城进馆,设立形象展示区,让市民近距离接触世界名茶、中国好茶。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开设“茶+课堂”大咖茶文化讲坛,邀请各路嘉宾与茶迷们进行现场活动。此外,克勒门文化讲坛、上海味道的旗袍秀、古风古韵的汉服展示、各展位上地道的茶艺表演等专场活动都将让市民们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附:解读上海茶文化

  上海的海派茶文化

  上海在开埠之前只是个中等规模的小县城,如今上海却壮大成为扬名世界的国际大都会。近江临海的上海先民们在锁国年久、西风日进的“风口浪尖”中,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明智态度。由此而逐渐孕育出的以开放、创造、扬弃、多元为基本特征的海派文化,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弘扬,最终衍化成当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让基本不产茶的上海,却“海纳”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产茶区所有名优茶及相关工艺品,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产茶国的好茶、茶具也接踵而至。而上海人“喜新又怀旧”的品性,使得茶饮时尚风吹不断,从1990年至今,先后刮过“八宝茶”、“台式工夫茶”、“花卉茶”、“英式红茶”、“普洱茶”等所谓的“时尚”风。

  “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也让这个处于中华大地南北接合部、东亚大陆与太平洋衔接处的上海,占尽地理人文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多种文化最佳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地融合、吸收,使上海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特征。

  海派茶文化不同于京派、川派、粤派、杭派,它不仅保留了以湖心亭茶楼为代表的上海传统茶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发掘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茶道。源于杭州的茶菜在上海得到空前的发展;具有现代特色的红茶坊成为上海年轻人喜欢的街头一景;以现代技术改造的罐装茶也更适应了上海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即使源于闽粤的乌龙茶,也因地域特点演变为海派乌龙茶……

  在海派茶文化影响下,今天的上海有太多的特色茶馆值得一去,有太多的个性茶人值得一述。上海太大了,我们无法走遍它的每个角落,只能寻着历史的遗迹,汲取其中的片刻,尽可能地复原上海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上海老茶馆的老风情

  老茶馆的特色就是一个“老”字,首先是经历的岁月长,属于“老”字号;其次是装修陈列的旧物多,体现的风情“老”;其三,也是最根本的,在于茶馆经营的宗旨,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的.“老”观念,还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所谓“新”思想。

  上海滩最老的茶馆大约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出现。到同治初年,开始兴盛。有人统计,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上海约有茶馆64家,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增加到164家。抗战时期,沪上茶馆业走向衰落,但小茶馆及“老虎灶”式的平民茶馆仍然不少。

  上海老茶馆最热闹的是早晨,早茶一定连带早点。有的茶馆底楼设有点心铺,做生煎馒头、蟹壳黄之类的点心,没有点心铺的则会帮茶客去买。一些小贩在茶馆兜售香烟、糖食、小吃,卖唱算命的也穿梭其间,三教九流各式人等杂处一馆,可谓千姿百态众生相,茶馆还往往兼作书场,早上卖茶,下午和晚上用作书场,可以一边喝茶、吃零食,一边听说书评弹。除此以外,茶馆是某些行业的交易闲谈场所,称为“茶会”。每天早晨,同业的人不约而同到茶馆里来,一边喝茶,一边交流行情,许多买卖就在茶桌上谈成。

  上海春风得意楼

  上海春风得意楼茶馆,创建于清朝末年。原址位于湖心亭北面,与湖心亭仅一水之隔,1965年因故拆除,1999年6月重建于上海老街(方浜中路旧校场路口)。重建的上海春风得意楼在外观形态和经营内涵上充分体现了上海老城厢的文化特点。

  茶楼进口处横卧着一口老虎灶。老虎灶是旧时老城厢地区居民买开水的地方。灶边放上三两张木桌,顺带经营茶水。茶客多为附近的底层闲人,自带油条大饼,叫上一壶茶,聊天下棋,打发时间,称为“孵茶馆”。如今这种老虎灶茶馆已经绝迹。上海春风得意楼的这个老虎灶只是一种象征性装饰。

  楼上大堂地盘不大,200平方米左右。靠街窗户都是传统风格的花格窗,逢年过节,窗户上还贴着喜庆的窗花。周围摆放着旧时生活用具,有提篮、脚桶、米桶、喜担等,墙上一幅古时“闹新房”的风俗壁画。柜台上的雕花木质茶罐散发着悠悠的古朴之美。堂内摆放着十来张八仙桌,配的是长条凳。

  上海春风得意楼传统的茶点中,最有特色的是“元宝茶”。这道茶点是上海春风得意楼创办伊始时就有的,只在新年元旦供应。配料为绿茶、青橄榄、金桔;青橄榄取谐音“请过来”,表示好客的意思;金桔取谐音“吉”,表示“大吉大利”。饮元宝茶用盖碗杯,绿茶和青橄榄放在杯内,金桔置于杯盖顶,上茶后,将金桔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只见金桔和青橄榄在绿色茶叶围绕中上下翻腾,煞是好看。因此吸引了不少上海滩的仕女们。

  上海春风得意楼保留的另一个传统是评弹书场。老茶楼当时有3个楼面,同时开设3个书场,说书艺人日夜两场,有时还加早场,生意十分兴旺。重建后的上海春风得意楼开设周末双休评弹沙龙,除了传统节目,还结合周围的环境和时事创作并演出了《春风得意调》等新开篇。来听评弹的多为上了年纪的老茶客,不少人从老远处赶来。听得兴起时,不禁喉咙发痒,上台献一曲,也能赢得一阵掌声。

  上海湖心亭茶楼

  位于豫园门前的上海湖心亭茶楼,多年来一直是上海老茶馆风情的典型代表。

  上海湖心亭茶馆原名凫佚亭,为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四川布政司潘允端所造,当时为豫园内景之一。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布商祝韫辉、张辅臣等人集资改建成湖心亭,作为布业商人聚会议事之所。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起成为上海滩最早的茶楼之一。

  百余年来,上海湖心亭茶楼的地点依旧,建筑依旧,仍然保持着飞檐翘角的模样。楼里的格局基本维持原样。底楼窗下有一条宽边,从窗沿伸出小几,茶客坐在窗下,茶碗可以放在身边小几上。底楼茶资便宜,所以比较喧闹,窗前的位子坐满了,茶客们便围坐在中间的八仙桌旁,照样喝茶谈笑兴致勃勃。二楼从底楼中堂屏风后有小楼梯上去。小梯极狭,茶客只能单人上下。楼上摆着若干明清式大理石圆台面的红木桌,边上摆着红木凳,最好的位子当然是靠窗的。不同的茶品用不同茶具:绿茶用玻璃杯,乌龙茶用紫砂壶;随茶送来的还有佐茶小食:拇指般大的棕子、鸽蛋、切成小块的白汁豆腐干等。坐在窗前,侧身俯瞰窗外,视野要比底楼开阔许多。可以远眺对面豫园内树影掩映下的亭台楼阁,也可以俯视楼下湖心悠然的游鱼和桥上熙来攘往的游人。而这一点,正是上海湖心亭茶楼最吸引人的地方。

  来湖心亭的茶客,多为来逛豫园和城隍庙的游客。其中不少是外国人。一半是走累了,到此喝杯茶,歇歇脚;一半是慕名而来,进去体验一下上海老茶馆的味道。茶楼里常常是拥挤喧闹,但所有的茶客居然都能在这种喧闹中旁若无人地喝茶吃点心闲谈,一坐就是数个小时。

  上海宋园茶艺馆

  上海宋园茶艺馆位于共新和新路,紧靠上海闸北公园,创办于1991年。馆名灵感源于“宋代御茶园”,而宋代御茶园代表的是中国古代宫廷茶文化,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巅峰。

  上海宋园茶艺馆有三层楼,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号称远东最大的茶艺馆。装修风格为中西合璧式,既有现代味极强的宽敞明亮大厅,也有古典味极浓的中式包厢。大门入口处有石砌小水池,旁有一只硕大茶壶,壶嘴里终日不停地流着清水。池中有金鱼嬉戏,还有数只乌龟栖息。事实上宋园的好几个角落都有类似水池与花木,还点缀着不少形状各异的奇石,为整座茶馆渲染出一种极和谐的自然意趣。

  上海宋园不仅提供茶,同时也提供餐饮。一层为自助餐;二层兼营茶与点菜;三楼为包厢,可以请客吃饭,也可聚会品茗。不过,上海宋园的最大特色则在于对传统上海老茶馆文化的坚守与弘扬。作为上海首家公益性戏曲茶艺馆,宋园是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具体承办者。此外,上海宋园坚持每周3天开设评弹演出专场以及各种地方戏曲专场。茶客只需花10元茶资,就可安坐在厅内,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听评弹和戏曲,可谓不亦乐乎。

  上海宋园每天还进行茶艺表演,向茶客展示各种风格的茶艺。馆内聘有多名高级茶艺师,并与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联合,开展中式茶艺培训。来培训的人中有许多外国留学生,对神奇美妙的中国茶与茶艺产生极大的兴趣。

  最近,上海宋园为进一步弘扬传统茶文化,打出了“到宋园吃宋茶”的广告,正在积极恢复上海宋代御茶园所产之茶与宋代宫廷茶艺,届时,茶客们又可一饱口福与眼福。

  老上海的新茶馆

  雨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风云变幻的近代史给上海留下最浓重的遗迹就是建筑、带着一颗朴实的茶心和对文化的敬意,一些有心的茶人走道这些建筑,用中国茶的清韵、淡雅,抚去历史斑驳,让这些原本只属于大亨、名媛们的奢享品,游走于古典与现代之间,成为现代人对那个辉煌时代的缅怀。

  上海大可堂:肃穆的奢华

  这是位于襄阳南路388弄里的一幢老式洋房。沿街的铭牌低调得让人稍不留神便会错过。走入弄内大约30米便能见到上海大可堂的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这股气派里透着能令人突然一怔的肃穆。不禁要感叹,这样的一桩老房子究竟隐藏着多少沧桑和传奇,才能透出这样的气息。

  进门处的前厅,年久的家具,通顶的全木楼梯,Art deco风格的华丽吊灯,还有美丽的旗袍女人。一切都是电影里老上海的模样,时空历转,岁月赋予了这幅画面别样的韵味。整个会所共有17个房间,前16间分别用了云南的16座茶山,分别为易武、慢撒、蛮砖、革登、莽枝、倚帮、攸乐、班章、布朗、南糯、勐库、邦崴、景迈、无量、千家寨和景谷来命名,余下的一问则直呼“上海大可堂”。

  武厅是一楼的正厅,这是大可堂里最大的一个客厅,整体布局像间中药房。晚清的家具,巨大的留声机,还有特地为文人雅客所置的笔墨砚台。置身其中,人的心境会瞬间闲适下来。糯山厅是这桩洋房里唯一一间另类场所,爬满整个墙壁的欧式小花朵,同色系的西洋两人座沙发,这样一个温馨的角落定会给你的约会增添别样的情调。

  无量厅位于三楼,是主人的私密场所,余秋雨、崔永元都是这里的常客。典型的法式主卧房装修,让整体布局更像是在自己家里,有着难得的舒适和轻松。更值得一提的是连接无量厅的观景阳台,这样一个初夏的夜晚,晚风徐徐,整个大可堂的院落都在你眼前。

  蛮砖厅是间色调明朗的日式包厢,两面临窗,格调淡雅,墙上的“茶禅一味”落款处是龙华寺方丈照诚大和尚的印记。曼撒厅的主要功能是中小型的会议厅,欧式风格,墙上有风俗画大师贺友直绘的扇面。莽枝厅是个私人感极强的空间,装修典雅,茶镜的墙面让空间感在这里变得尤为特别。攸乐厅则以红色为主基调,温暖、舒适又不乏大器,与班章厅相接,可以作为大活动的辅助休息间,亦可独立成调……

  上海大可堂是会所里唯一的一间纯中式风格厅,陈设的家具有明代的紫檀木翘头几一张、紫檀花几一对,清代的紫檀镶云石画屏一个、太师椅一对、红木底座铜香炉一个,其余如水盂、奇石、紫砂花盆等玩物摆件都是难得一见的古物,再配以当代大家余秋雨的书法、著名人物画大家戴郭邦的画作,真不负“大可堂”的称号。

  上海桂林公馆:沉淀的典雅

  推开漕宝路188号丈二铜铸大门,缓步移入桂林公馆,蓦然间仿佛闯入一片世外桃源,心中不禁感慨:沪上能有如此佳园?细一打听,方才了解上海桂林公馆的“前世”竟然是黄金荣的私家别墅。全园建筑以“福、禄、寿、喜、仙”为主题,是江南私家园林中的经典样本。公馆内垂影扶疏,丝竹音绕耳,不失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雅致之所。

  一座有历史故事的江南大宅子,吸引着中外名流、明星慕名而来。追古思今,在公馆自成一体的格调中,演绎着专属于他们的“自在”与“精彩”。今年6月,国际巨星成龙竟在一周内三次光临上海桂林公馆,并对公馆的虞公窑艺术品产生极大兴趣;文化名人余秋雨偕夫人马兰也曾多次光顾桂林公馆,无论是厚重的历史还是人文的感知,余秋雨都对公馆评价颇高;文化美食大家沈宏非先生更是上海桂林公馆的座上宾,对桂林公馆的养生菜式,从形、意、味等方面都给出极高评价……

  上海桂林公馆拥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背景,由国际茶人之家基金会创办的专业茶品牌——西湖国际茶人村拥有5000亩的生态优质茶园,西湖龙井、碧螺春、安吉白茶、开化龙顶、千岛银针等十几个优质茶叶品种,为旧日豪宅注入了新的灵魂与内涵。

  在为VIP会员特设的品茶专区——四教厅里,泡上一壶陈年普洱,耳畔尽是丝竹绕梁,席间花香三两枝……真可谓妙不可言!廊下闲适的饮茶者不再追问历史,只是在夕阳中专心品茗,传奇只是过去……而禅语所言的“看脚下”意谓着对现今生活的一种珍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桂林公馆你可以感知四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更可以感悟到时间和空间还有心灵的变化。当我们抚触着那些久远的故事,迎着雾气皑皑在园子里转上一圈,闭上眼睛想象着当年园子的情景:家眷们穿梭在喜廊里,八仙台上一出出人间佳剧袅袅上演,摇曳的唱腔里和着一丝丝人生的落寞或得意……

  一座古老的大宅,一个有历史和人文关怀的园子,一个城中顶级的私人会馆,这就是上海桂林公馆所要传递给您的。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故事是发生在你来到这儿以后……

  上海海派茗士竞风流

  回眸百年上海,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萌生的“海派文化”无疑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标志,“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造就出了上海的都市民众文化,更是让各个领域的上海茶人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风尚。他们一面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面接纳着国外潮流的时尚,尽现出海派茶人的别样特质。



【2017上海茶文化旅游节26日开幕】相关文章:

2016中国森林旅游节开幕09-30

义乌旅游节庆数量10-29

2017上海公积金计算07-30

维也纳当地旅游节庆活动10-21

上海工资扣税标准201711-13

2017上海迪士尼旅游攻略08-23

2017上海工资扣税标准07-29

2017上海注册公司流程10-22

上海创业扶持政策201708-26

上海注册公司费用201708-10